耐候PC/ABS改性料
改善材料的耐候性(耐候级PC/ABS)常采用的方案如下:
<1>添加耐候剂。添加时应考虑与基材的匹配性。应尽量避免使用受组胺类光稳定剂。大部分的受组胺光稳定剂属于弱碱物质,很容易使PC降解,导致材料的性能下降。
<2>提高色粉浓度,并尽量避免使用荧光增白剂OB。如金红石型能屏蔽紫外线,不易变色;炭黑能吸收紫外线灯。通常荧光增白剂通过吸收波长为300-400nm的紫外光,能发射出500nm以下的蓝光或蓝紫光达到使制品增白和增亮的效果,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使分子活化,导致分子链断裂,表现出来就是产品发黄、变脆,在耐候要求较高的白色产品中慎用。
pc/abs注塑中出现的问题解决
pc/abs原料方面
A.注射压力过高或注射速度过快。由于高压高速,对模具的张开力增大导致溢料。要根据制品厚薄来调节注射速度和注射时间,薄制品要用高速迅速充模,充满后不再进注;厚制品要用低速充模,并让表皮在达到终压前大体固定下来。
B.塑料黏度太高或太低都可能出现飞边。黏度低的塑料如pc+gf塑料、聚乙烯等,则应提高合模力;吸水性强的塑料或对水敏感的塑料在高温下会大幅度的降低流动黏度,增加飞边的可能性,定制PC+ABS改性塑料,对这些塑料必须彻底干燥;掺入再生料太多的塑料黏度也会下降,惠州PC+ABS改性塑料,必要时要补充滞留成分。塑料黏度太高,订制PC+ABS改性塑料,则流动阻力增大,产生大的背压使模腔压力提高,造成合模力不足而产生飞边。
C.塑料原料颗粒度大小不均时会使加料量变化不定,制件或不满,或者飞边。
PC/ABS塑胶原料的来历通常塑胶原料来自以石油为材料之石油化学品,是一种经过聚合反应而得到的高分子树脂。
塑胶定义:以合成树脂为首要成份的高分子化合物。
高分子:分子量﹥ 10000;
中分子: 1000≤分子量≤10000;
低分子: 分子量< 1000;
塑胶的三种形状: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而不是固态、液态和气态,它根柢就不可能有液态和气态。